数据结构(Java版)第五期:ArrayList与顺序表(下)

目录

一、用数组实现顺序表


一、用数组实现顺序表

我们提到过,顺序表是基于数组的封装,这次我们以int为例,用数组去实现一个顺序表。

```java
public class MyArrayList {
    private int[] arr;
    public MyArrayList(int capacity){//指定初始容量
        arr = new int[capacity];//这个顺序表依然是空的,还得使用add往里面添加有效元素
    }
}
```

既然存在有效与无效,那我们该如何区分呢?我们可以定义一个size变量。

```java
private int size;//规定前size个元素为有效元素
```

下面就是进行写出方法,比如增、删、查、改等。

```java
    //获取元素个数
    public int size(){
        return size;
    }

    //新增元素,尾插
    public void add(int val){

    }

    //任意位置新增元素
    public void add(int index,int val){

    }

    //根据下标获取元素
    public void get(int index){

    }

    //根据下标设置元素
    public void set(int index,int val){

    }

    //根据数组的值删除元素
    public void delete(int val){

    }

    //根据下标删除元素
    public int remove(int index,int val){

    }

    //判断元素是否存在
  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(int val){

    }

    //查找元素所在位置
    public int indexOf(int index){

    }

    //删除所有元素
    public void clear(){

    }

    //打印操作,把ArrayList转成字符串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

    }
```

这里是一些主要的方法,如果我们想实现其他方法,也可以再新增。我们对方法进行了命名之后,下面就是进行实现。我们先来看新增元素的实现。我们需要把新增的元素放到最后的位置,下标为size。如果说size比arr.length的值要小,那么我们正常添加就可以,可如果我们size的值比arr.length要小,我们要先进行扩容。我们可以再写一个resize方法来扩容。

```java
    //新增元素,尾插
    public void add(int val){
        if(size == arr.length){
            resize();
        }
        arr[size] = val;
        size++;
    }
    private void resize(){//这个方法只有程序员才能调用
        //创建一个更长的数组,长度扩大到原来的1.5倍
        //这样就能保证我们每添加一个元素,长度够用
        int[] newArr = new int[(int)(arr.length * 1.5)]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size; i++) {
            //原来数组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
            newArr[i] = arr[i];
            //新数组代替旧数组,旧的数组会被垃圾回收给释放掉
            arr = newArr;
        }
    }

```

我们还要实现toString方法,方便我们后期打印这个顺序表。

```java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
        // 打印的格式形如: [1, 2, 3, 4]
       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= new StringBuilder();
        stringBuilder.append("[")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size; i++) {
            stringBuilder.append(arr[i]);
            if (i < size - 1) {
                stringBuilder.append(", "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stringBuilder.append("]");
        return stringBuilder.toString();
    }
```

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测试,

```java
 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(){
        MyArrayList list = new MyArrayList(6);
        list.add(1);
        list.add(2);
        list.add(3);
        list.add(4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list.size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list);
    }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test();
    }
```

下面是调试结果数据结构(Java版)第五期:ArrayList与顺序表(下)

运行结果

数据结构(Java版)第五期:ArrayList与顺序表(下) 下面我们进行对新增元素的实现,当我们插入一个新元素时,这个新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都要后移一个位置。那么此时我们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(N)

```java
 public void add(int index, int val) {
        if (index < 0 || index > size) {
          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("Index out of bounds");
        }
        // 如果数组已经满了, 继续添加元素, 也是要先扩容
        if (size == arr.length) {
            resize();
        }
        // 搬运元素的操作. 从后往前, 依次把每个元素都往后搬运一个位置.
        // 如果元素本身的下标是 i, 就把这个元素赋值到 i+1 的位置上.
        // index 位置的元素也需要往后搬运一下, i >= index
        for (int i = size - 1; i >= index; i--) {
            arr[i + 1] = arr[i];
        }
        // 此时就相当于把 index 位置已经腾出来了. 把新元素放到 index 位置上就好了.
        arr[index] = val;
        // 不要忘记更新 size
        size++;
    }
```

有的老铁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有点麻烦,如果说我们直接插入的新元素,这个位置的旧元素直接后移到我们顺序表中的最后一个位置行不行,并且此时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(N)。其实呢,对于我们的顺序表和链表这样的结构来说,它们都是“有序的”,如果我们把原有的顺序改变了,就不是原来的结构了。

```java
//根据下标获取元素
public int get(int index){
        if(index<0 || index>arr.length){
          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("下标越界"+index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arr[index];
    }

```

数组通过[]访问下标,时间复杂度是O(1)。Java的数组呢,本质是来源于C/C++,C/C++中数组访问下标时间复杂度同样也是O(1)。我们知道数组是一块连续存放的内存空间,通过过数组首元素和下标快速算出来对应元素的地址,根据这个地址来访问这个内存空间。内存的硬件设备具备一个特性,随机访问能力。

对于删除元素,也是要保证顺序表在有序的前提下,对于尾删的情况,直接进行size--就可以了,不必进行搬运。 但如果说,我们删除中间的某一个元素,当index==size时,尾插是可以的,但index>size的时候,就会出现异常。

```java
        if (index < 0 || index >= size) {
          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("下标越界: " + index);
        }
```


```java
    //根据下标删除元素
    public int remove(int index,int val){
        if (index < 0 || index >= size) {
          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("下标越界: " + index);
        }
        //要删除的元素先保存起来,就不怕后期搬运的时候被覆盖
        int result = arr[index];
        if (index == size-1){
            //尾删
            size--;
            return result;
        }
        //一定要注意边界值,可以代入具体数字进行验证
        for (int i = index; i < size-1; i++) {
            arr[i] = arr[i+1];//进行向后搬运
        }
    }
```

仔细分析上面的代码时就会发现,当index为尾删的时候,for循环是进不去的,接下来进行的就是size--的操作。

```java
 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(){
        MyArrayList list = new MyArrayList(10);
        list.add(1);
        list.add(2);
        list.add(3);
        list.add(4);
        list.add(5);
        list.add(6);
        list.add(7);
        list.remove(0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list);
        list.remove(2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list);
        list.remove(4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list);
        list.remove(100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list);
    }
```

数据结构(Java版)第五期:ArrayList与顺序表(下)

对于delete方法,我们需要先找到这个值所在的位置,找到之后,调用remove方法执行。

```java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size; i++) {
            if(arr[i] == val){
                //找到了
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```

这个for循环结束的条件有两个,i==size或者是arr[i]==val时,但由于我们这个i是for循环里面的局部变量,我们可以把i改成index,并作用再for循环之外。

```java
    //根据数组的值删除元素
    public void delete(int val){
        int index = 0;
        for (; index < size; index++) {
            if(arr[index] == val){
                //找到了
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for (int i = index; i < size-1; i++) {
            arr[i] = arr[i+1];//进行向后搬运
        }
    }
```

对于contains方法和IndexOf两个方法的代码逻辑非常相似,也比较简单,就不作过多讲解。

```java
    //判断元素是否存在
  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(int val){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size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arr[i] == val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}

    //查找元素所在位置
    public int indexOf(int val){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size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arr[i] == val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i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-1;
    }
```

文章整理自互联网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Lomu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t1024doc.com/5003.html

(0)
LomuLomu
上一篇 2024 年 12 月 31 日 上午3:15
下一篇 2024 年 12 月 31 日 上午4:16

相关推荐

  • Linux安装Anaconda

    1、获取Anaconda安装包 首先,我们需要访问Anaconda的官方网站,以获取适合您系统环境的安装包。您可以在以下链接找到所需的版本: Anaconda官方下载页面 下载完成后,请将安装文件传输至您的服务器。 2、Anaconda的安装步骤 步骤1:赋予执行权限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,以确保安装脚本具有执行权限: chmod 755 Anaconda3…

    2024 年 12 月 26 日
    12800
  • 如何做好软件架构师

    本文以个人视野聊下软件架构师的工作以及软件架构设计知识。做开发工作接近10年了,期间主要做Windows应用开发。在成熟的“华南区最大WPF团队”希沃白板呆了较长一段时间、后面从0到1构建Windows技术栈以及会议屏软件集,在软件设计这块自己成长了很多。之前整理过如何做好技术经理 – 唐宋元明清2188 – 博客园,这里梳理下自己的设计思维,算是自己阶段性…

    未分类 2025 年 1 月 15 日
    15400
  • Java毕业设计选题:325基于SSM+Jsp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系统

    开发语言:Java 框架:ssm 技术:JSP JDK版本:JDK1.8 服务器:tomcat7 数据库:mysql 5.7(一定要5.7版本) 数据库工具:Navicat11 开发软件:eclipse/myeclipse/idea Maven包:Maven3.3.9 系统展示 系统首页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后台首页 社团公告 留言信息 社团活动 摘要 校园…

    2024 年 12 月 28 日
    14200
  • JSON字符串反序列化 动态泛型

    需求:定时任务扫描,反射调用目标对象,但是,方法的传参不是固定的。 方案一:将方法参数存成JSON字符串,然后JSON反序列化成对象,然后反射调用 目标方法时这样的: “` CommandResp sendXXX(BaseCommandApiDTO baseCommandApiDTO); “` 方式一:FastJson “` Class mainBod…

    未分类 2024 年 12 月 31 日
    10400
  • SpringBoot高级-底层原理

    “`markdown 目录 1 SpringBoot自动化配置原理 01-SpringBoot2高级-starter依赖管理机制 02-SpringBoot2高级-自动化配置初体验 03-SpringBoot2高级-底层原理-@Configuration配置注解 04-SpringBoot2高级-底层原理-@Import注解使用1 05-SpringBoo…

    2024 年 12 月 27 日
    12100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